男性四十歲後生育,風險其實挺大
二胎政策開放之後,更多的爸爸媽媽都躍躍欲試。不過很多家庭聚焦「生產一線」的媽媽們,擔心媽媽的年紀,還能不能生。
有共識的是:母親年齡越大,母嬰健康風險越大;而現在很流行的老夫少妻組合,是合情合理的——不知道哪裡傳來的說法兒是:爹老來得子,這仔是越發聰明的。
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科學家證明,男性的生育年齡越大,遺傳突變基因給他們的子女的風險越大。一些研究甚至認為,高齡男性生育的孩子,以後容易患有阿爾茨海默症、躁鬱症、心臟病和癌症。
記者專門邀請同濟大學生命與技術學院首席科學家薛雷教授,為大家解讀「老」爹的基因,有何風險。
子女97%基因突變
來自父親
發表在《自然》上的這項研究,由解碼遺傳公司( Decode Genetics)主導,這是一家基因技術及生物製藥公司,1996年成立於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
研究人員對78位冰島父母及其子女進行DNA測序。他們發現,高齡父母生下的子女,他們的DNA上存在著與孤獨症和精神分裂症等有關的基因突變,且97%的基因突變來自父親。
而這個突變基因,與母親的年齡無關。「通常社會更關注母親的年齡問題,但研究表明子女出現精神分裂症和孤獨症與父親的生育年齡有直接關係,而不是母親。」 該項研究負責人解碼遺傳公司的凱里·斯蒂芬森博士說。
英國牛津大學臨床遺傳學家安德魯·維爾基教授發現,高齡生育男性與子女患亞伯氏症有關聯,這是一種罕見的骨骼疾病,可能導致兒童頭部細長。
老爸基因突變率
比老媽高
為什麼老爸的基因比老媽危險?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來了解一點常識——
什麼是基因突變?
「人身上的細胞會不斷地更新換代,這種更新的方式,是複製。」薛雷舉一個很通俗的例子,「這有點像我們學生時代經常乾的事:抄書。抄完一遍,更新一遍;接下去身體再有更新的需求,就再照抄一遍。」
有過體會的讀者會知道,這樣一遍遍照抄,到後來,累積的錯誤就越多。「錯誤」累積到一定程度,最終導致基因突變。
「90%的基因突變,會導致人類致病,是導向不好結果的突變。」薛雷說,隨著年紀增長,這種「拷貝」的出錯率會相應增加。
那麼為什麼爸爸的基因,突變率這麼高?
「不同於媽媽們,媽媽的卵子,在每個女性青春期之前,就已經有了,只不過,每個月釋放出一粒來。但是,男性每隔16天,睾丸中細胞分裂,每個細胞中的DNA複製成新的個體,用於製造新精子。」薛雷說。
換句話說,爸爸「抄」得多,但伴隨著年歲增長,爸爸日漸衰老,複製能力減弱,出現更多的基因突變。
40歲男性基因突變概率
是20多歲時的兩倍
科學家研究發現,40多歲的男性遺傳潛在致病基因突變的概率,是20多歲男性的兩倍。
當然,目前來說,基因突變是一個概率的問題。
「人類平均基因突變率是1/100萬。」相當於100萬字的課文,就一個錯別字。這個概率是比較小的。
但是薛雷說,自然環境的惡化、食物受到的污染等情況,會影響基因突變,「比如,在核輻射環境中生活,基因突變的概率會大量增加,很有可能就變成1/10。」
如果出錯的地方,正好發生在癌基因,就會致癌;或者有的突變基因「攻擊」了大腦,孩子日後很有可能患孤獨症或者精神分裂症。孩子老來得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的風險也更大。
一旦突變成壞基因了,還有沒有希望「逆襲」成「良民」呢?現在買房買車養老養兒壓力那麼大,爸爸推遲要孩子的問題還是很現實的。薛雷教授說,「有,但是人類基因突變的平均幾率是百萬分之一(1/10的-6次方)但是變回去的幾率是1/10的-12次方。」不過,好消息是,這個領域的科學家,每天在鑽研的事之一就是怎麼讓這個逆轉的幾率更大一點。
看來,在現有情況下,想要孩子或者再要個孩子的爸爸們,還是抓緊點的好,別再瞎幻想「我越老,TA越好」喲。
相關推薦
-
孕期該怎麼預防和治療婦科病?
2019-02-15 2187 -
孕期腹痛切不可麻痹大意
2019-02-16 1303 -
孕婦血糖高吃什麼好?
2019-02-13 1211 -
高齡孕婦如何安度孕期?
2019-02-13 1137 -
每一次產檢,都是一次闖關
2019-02-13 1124 -
唾液酸有利於胎兒腦部發育
2019-01-30 1097 -
胎教,准媽需抓住最佳時機
2019-01-30 1087 -
2到3歲幼兒的獨立性發展
2019-02-15 1077 -
哪些微量元素影響胎兒智力
2019-02-04 1067 -
准媽媽如何愉快地度過孕期
2019-02-13 1039 -
提醒:孕婦千萬別喝濃茶
2019-02-09 1006 -
《全球多元智能遊戲》叢書介紹
2019-02-10 973 -
如何解讀孩子的心理行為
2019-02-15 931 -
根據寶寶的星座開發智力
2019-02-15 780